从高产农业的“吃饱肚子”到绿色农业的“吃得安全”,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食物的追求。当绿色农业逐步走向普及化的时刻,人们却又陷入了世界卫生组织所认为的“隐性饥饿”(即:人体缺乏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
在第29届农高会期间,作为首次参会的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专题展,对解决“隐性饥饿”有了全新的认知。展厅里琳琅满目的功能农业食品,满足了消费者对“吃”的新追求。
01功能农业是啥?
从“讲能量”到“讲营养”
早在2008年中科院院士赵其国最早提出“功能农业”这一概念。15年来,经历了概念提出、科技创新与产业示范三个阶段,总体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Δ第29届农高会期间,在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专题展区,尹雪斌博士(右一)向参展嘉宾介绍功能食品特性。
“与传统的挂面不同,这由彩色小麦制作而成,富含花青素。”“这是今年准备申报后稷奖的宁夏枸杞原浆,硒含量非常高。”9月17日,在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展区,作为功能农业学科联合奠基人、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尹雪斌博士向来往的参展者介绍食品的功能特性。
尹雪斌说,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我国农业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具体是指:在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生境中生长或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及其它生物技术培育,实现农副产品中一种或多种有益健康成分基于人类健康需求做出标准化优化的生产实践。
Δ第29届农高会期间,在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专题展区,何一哲副研究员(右)在展台上了解功能食品。
简言之,功能农业是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等技术手段,在自然种养过程中让农作物吸收积累更多的矿物质等功能成分,使农产品具备保健功能,如富硒农产品便是功能农业的具体代表。
中国农业已经从最初的“高产农业”,过渡到追求品质安全的“绿色农业”。但是,在尹雪斌的眼里,这还远远不是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而农业发展的3.0时代,将由“功能农业”来接棒。
02缓解营养问题
解决“隐性饥饿”
现代医学发现,70%的慢性疾病都与人体营养元素摄取的不均衡有关,这些都需要从“吃”来改善。尹雪斌说,功能农业就是要让农民种植出功能性农产品,如各类富硒、富锌水稻、小麦、玉米和瓜果蔬菜。例如: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低GI大米、富含花青素和内黄酮的紫色小麦等功能产品。
Δ第29届农高会期间,在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专题展区,参展者现场品尝功能食品。
记者看到装在瓶子里的黑、红、蓝彩色小麦整齐摆放在展台上,旁边还有加工制作出的蛋糕、小酥饼。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何一哲副研究员课题组历经17年培育的“彩粒小麦”系列新品系。为我国农业从“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现代农业”与营养健康医疗卫生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极佳的途径。
“目前,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元素共计22种。”尹雪斌说,功能农业下的食品原材料,不仅丰富了食品内容,满足了不同的健康需求,也架起了食品和药品的桥梁,通过功能性食品来改善提高健康水平。
Δ第29届农高会期间,在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专题展区,展出的部分功能食品。
本届农高会期间,全国功能农业与食品专题展共展示了来自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最新功能农业与食品技术,以及19个省市功能农业重点区域的100余款富硒、含锌、花青素、抗性淀粉等功能成分的功能大米、功能彩麦、功能水果、功能油脂、功能酒饮。
03
守护舌尖营养
绘千亿级“蓝海”
在本届农高会全球推介会上,由“一带一路”国际功能农业科技创新院牵头,联合南京恒宝田功能农业产业研究院、杨凌食品工程创新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签约成立了中国功能性预制菜联合研发中心。
Δ“一带一路”国际功能农业科技创新院中国功能性预制菜联合研发中心在第29届农高会签约成立
该中心将围绕功能性预制菜“创新链+服务链+供应链”的构建,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共同推进“中心”建设及全面技术合作,联合开展科研、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推广等活动。
功能农业是一个关系着“未来农民种什么,未来人们吃什么”的新兴方向。尹雪斌表示:“功能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当前是发展的好时机,也是万亿级新风口。我国功能农业产值在‘十四五’将突破一千亿元。”
尹雪斌说,希望借助本届农高会为功能食品品牌产业发展尤其是技术、贸易、信息、资源的拓展提供最佳发展平台,在提升功能农业认可度的同时,助推功能食品企业产能合作和建设能力、贸易信息互换和服务共享。
记者 | 耿苏强 视频 | 李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