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由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修改后重新公布,并立即生效。虽然名里不带“法”字,但由人大发布的可是如假包换的法律条文哦。
相比2012年的旧版法规,新《条例》修改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茶叶生产流通环节,这透露出有关部门对茶叶质量的监管将更加严格,也意味着未来的茶叶销售将更加规范。
本次修改主要体现在两个条目上,一条是守护生产端的底线——不要使用违禁农药,要先确保茶叶安全;另一条是规范销售端的行为——保留进货凭证待查,杜绝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要让市场竞争规范起来。
01茶叶流通监管将更严厉
新《条例》对茶企进货信息所要登记的内容做出了更详细的要求,并且相关凭证要保留到茶叶质保期满半年及以上,或者至少保留二年。同时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也大幅度提升了。
这一法条的修改将使我省的茶叶流通规范得到更严格的落实,现在起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可以要求茶企,特别是那些产品标注“XX岩”“XX山”“XX区”的提供溯源信息(或生产信息)。有了法律约束,购买福建茶叶将得到更多质量和安全保障。
其实201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就颁布了《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属于行政类管理类的规定。《办法》中规定福建区内流通食品要执行“一品一码”全程可追溯。但截至目前,多数茶企仍然仅在内部系统登记产品溯源信息,并未在产品上贴码向消费者公示。
工商人士介绍,消费者可以主动索要溯源码。根据《办法》规定,“追溯食品未按照规定赋码并销售的,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02茶叶质量安全保护力度更大
新《条例》对禁用农药的打击力度更大了,而且细分了对不同责任主体的惩罚力度,惩罚力度也大幅度提升。说明福建省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不是说着玩的。
应该说在维护茶叶质量安全方面,福建省各主要茶区一直都抓得特别严。
据了解,为做好茶叶品质管控,安溪县率先在源头建设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率先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不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扎实推进茶叶质量抽检、农资及农药使用等专项整治行动,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着力打造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全程保障体系。
在落实溯源工作方面,福鼎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效,不断深入推进大数据溯源体系建设,要求茶企、茶农落实茶青凭卡交易,严把茶青和粗制茶准入关和检测关,确保茶叶产品来源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近年来,武夷山也在推“认标购茶”,区块链溯源平台也已启动,通过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激活,实时将数据账本加密上链,多节点建设统一账本机制,使得茶叶从种植、生产和销售等全流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