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朱 泉
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建南林大新校区和农业科技创新港、成功举办全国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大会等重量级展会近30场、建设成果获得南京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肯定……
位于溧水区的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启动正式申报程序以来全国首批、长三角地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农高区,规划面积145.86平方公里,覆盖溧水区白马镇全域,是宁杭生态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009年3月,南京国家农高区前身——白马园区启动建设,同年7月获批省级园区,2010年获科技部挂牌。2019年1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建设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19〕114号)。
南京国家农高区获批以来,省市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先后成立江苏南京国家农高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级工作专班。同时,溧水全区上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南京国家农高区建设,在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中种好“试验田”、站好“国家队”、当好“排头兵”。
项目为王,夯实发展基底
一起步,就成为省市发展热土,南京国家农高区呈现出“强磁场”效应,主动来洽谈的项目大增,目前已与金阳光乳业、京东方植物工厂等5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巴比食品南京智能制造中心、大希地食品“智”造工厂、周子未来细胞培养肉研发等项目签约落户。
无土栽培、数据采集、农业光伏、数字信息管理……在南京国家农高区,这样的智慧农业科技应用场景随处可见。生产可控、占地少、产能高效,在这里高科技引领农业,代表着未来农业一种发展方向。
一年多来,南京国家农高区以绿色智慧农业为主题,以生物农业为主导产业,去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个,投资总额超60亿元,开工项目16个,当年计划投资近30亿元。
南京国家农高区以项目为引领,为产业发展蓄能量,确保优质企业项目引进来、落得下、发展好。据统计,2020年南京国家农高区列入省市重大项目3个,列入溧水区重点项目17个。其中博览中心配套酒店竣工交付,巴比食品正式开工建设,大希地食品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同时,打造省农科院、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范中心等农业科技重点应用场景项目16个。
南京国家农高区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完成去行政化改革和多批高层次人才引进。新成立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重点承担南京国家农高区城镇资源整体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运营等职能。目前,已有13家金融机构向南京农高集团授信支持1400亿元,集团与中粮集团、华润集团组建了资金规模达20亿元的良润新产业基金。
在国务院批复的“两区一地”发展定位中,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建设排在首位。南京国家农高区先后与日本、荷兰、美国及部分东南亚等国企业和机构开展对接,打通国际化发展的多通道,与日本日中产学交流推进协议会共建“日本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中心”,与韩国农业技术实用化财团合作启动中韩合作试验项目,先后举办荷兰绿色智慧农业企业项目路演、中国·江苏第七届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创新驱动,注入发展动能
获批一年多,南京国家农高区建设如火如荼,多位省市领导密集前来调研,省市均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集中资源支持南京国家农高区建设。
去年8月18日,溧水区与南京林业大学签订协议,双方将合作共建南林大新校区和农业科技创新港,打造长三角首个产教融合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南京农高区管委会(筹)在签约仪式上揭牌,南京国家农高区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来自生物农业、未来食品、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的17位知名专家被聘任为首批委员,为农业未来发展汇聚前沿智慧。这也正是国务院批复时,为南京农高区赋予的一项使命。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人员的智力支持。南京国家农高区已集聚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7所知名科研院所、2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80多个国家及省市科研平台,高层次“双创”人才200多名,承担农业科技项目350多项、取得农业科技成果650多项。南京国家农高区继续深化与各高校的合作,努力打造一批学术研究和科技研发高地。
先进科技成果竞相落地转化,助力农高区跑出“加速度”,增添“含金量”。中植黑莓蓝莓高效种植示范园建成集精准监测、智能控制、科学生产管理与区块链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为一体的5G智慧数字农场管理平台;奥迈生物公司,入选“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百城百园’行动”实施单位。
“对标国家级示范区标准,南京国家农高区正加快完善和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振兴乡村样板。”南京农高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东部科技创新港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总占地面积约360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计划建设示范交流、研发办公、平台服务、休闲旅游、生态宜居五大功能区。
产城融合,打造示范样板
南京国家农高区所在的溧水区白马镇,离南京市中心有1小时车程,曾是溧水区的经济欠发达乡镇。这个昔日的偏僻乡镇如今“高朋满座”,现已成为带动整个溧水发展的重要引擎。
5万平方米的江苏白马国际农业博览中心投入使用后,先后举办全国新农民新业态创业创新大会、健康中国发展大会暨第一届中医药产教融合发展大会等各类会展活动近30场,吸引各地参展企业达7000余家,导入线下人流量达20余万人,线上关注流量500余万人,拉动当地消费达1亿元。
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振兴乡村样板,是南京国家农高区的努力方向,农高区正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进。
溧水五莓(梅)是溧水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年综合效益超50亿元,带动10万人创业就业。借助南京国家农高区智慧农业打造之机,蓝莓和黑莓的种植一改传统的培育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建立了“示范农业”核心区,并推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的物联网监控中心。
南京国家农高区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现已完成两莓高效种植示范园及李巷指挥中心数字信息管理应用、物联网等配套安装;与南京大学南京创意农业研究院合作建设的“两莓驿站”基本建成。
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南京国家农高区与中国移动及中国电信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将实现“5G+4G”全域覆盖,以及千兆光纤宽带接入。依托中国移动“农业AI大脑”云平台,为农业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数字新动能。
南京国家农高区依托周园文博、红色李巷等农旅文融合项目,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深度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南乡莓园”“南朝桃花村”“富禾百果园”“两莓驿站”“中亮德智体教育农场”等多个创意主题农园(馆),石头寨村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红色李巷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依托周园文博、红色李巷、阡陌花开等农旅文融合项目,南京国家农高区实现旅游收入十几亿元,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新的增长点正加速形成。
建成头部企业集聚地和长三角农业总部基地,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去年12月22日南京国家农高区发布“4+1”专项规划,包括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科技振兴乡村样板区规划等4个专项发展规划及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擘画了未来15年发展新蓝图。
溧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国家农高区要扛起“两区一地”历史使命,加快推进南农大作物表型组学、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南林大新校区、东部创新港、会展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解决好农业技术“卡脖子”问题,推动规划蓝图加快变成美好现实。